首页

叶子女王在线视频

时间:2025-05-25 23:02:40 作者:中国速度!多领域重大项目进度条密集刷新 浏览量:90949

5月1日,海南首条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施工忙。(资料图)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

  文/刘文文

  今年以来,中国多地重大项目建设捷报频传。从交通基建到产业升级,从能源开发到民生工程,一系列重大项目加速推进。

  多领域上演“中国速度”

  交通建设领域正上演着“中国速度”。宜昌至兴山高铁高岚河特大桥顺利合龙,成渝中线高铁磨盘山隧道、广州至湛江高铁文昌隧道顺利贯通,成都至宜宾高铁天府站钢结构全面完工,彰显中国高铁建设的雄厚实力。

  进入5月,交通建设持续发力,国道338线中卫至孟家湾段黑山峡黄河特大桥预计本月实现主桥合龙,乌玛高速惠农至石嘴山段即将完成工程整修及交工验收,有望8月通车,为区域经济发展铺就“快车道”。

  产业项目建设同样亮点纷呈。

  化工产业方面,内蒙古达拉特旗荣信化工年产80万吨烯烃项目正全面推进,投产后预计每年新增产值近67亿元,将有力推动当地化工产业向高端化、绿色化升级。

  在新能源领域,四川省首个构网型储能电站——四川阿坝红原雅克光伏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,预计年发电量4.5亿千瓦时,届时将为当地能源结构优化、绿色发展增添新动力。

  “两重”建设加力提速

  自去年起,中国便加快推进“两重”(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)建设重点任务高质量落实,以大手笔的“硬投资”夯实发展根基。

 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,2024年国家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,2025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,支持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、高标准农田建设、城市地下管网、“三北”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。

 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说,一大批“两重”项目开工投产,将在稳定经济运行、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。

  随着重大项目建设“进度条”不断推进,投资增长的“成绩单”持续刷新。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,1-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.0%。其中,基础设施投资在“两重”建设的推动下,拉动效应显著增强,同比增长5.8%,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.8个百分点。

  基于此,长城证券宏观经济学家蒋飞预测,二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。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突出,1-4月,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.7%,增速比全部投资高2.7个百分点,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.8个百分点。

  民间投资成扩投资新亮点

  值得注意的是,民间投资成为扩投资的新亮点。数据显示,前4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.2%,其中扣除房地产开发的民间项目投资增长5.8%。

  在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罗毅飞看来,民间项目投资整体平稳增长,离不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一系列措施的落实落细。

  今年以来,中国通过放宽市场准入、强化融资支持等一系列务实举措,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。在核电等传统垄断领域,一批民间资本参股项目的成功落地,打破了长期以来的行业壁垒,标志着民营企业正从重大项目的“局外人”转变为核心“建设者”。下一步,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,预计民间投资信心将得到进一步提振。

  分析认为,当前众多在建重大项目持续推进,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协同共进,预计中国经济的“乘数效应”将进一步释放,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、行稳致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时习之丨这片湖 见证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

2022年8月28日,平陆运河开工建设,建设期52个月,项目总投资727.2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计划2026年底主体建成,航道等级为内河I级,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。

黑龙江省牡丹江医科大学附属红旗医院院长李彩娟接受审查调查

  第一条 为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,全面加强党的领导,落实国家事权,加强普通高等学校(以下简称高校)教材管理,打造精品教材,切实提高教材建设水平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》等法律法规,制定本办法。

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两军将举行“和平神鹰-2024”联合演习

随后我学习了考古学,在牛津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,也在大学中任教。但我的气质不适合大学生活,真的很无聊,但做一名古董经销商,我的工作更加自由,也有更多的研究时间,生活更刺激。

中国赴黎维和部队汉语培训班结业 百余名黎巴嫩师生“出师”

初春时节,“塞外明珠”乌梁素海正等待着冰雪消融。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主任包巍告诉记者,目前,乌梁素海水质稳定,鸟类和鱼类种群增加,生物多样性持续向好。他们将牢记总书记强调的“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础”,不断改善湖区生态,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作贡献。

(深港双城故事)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建校10年 延续港中大创校先贤精神

马勇认为,旅游业日益成为新型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特征的民生产业、幸福产业。“旅游需求升级倒逼着旅游供给升级,数字经济与文旅产业的结合,造就了新产品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消费者提供了沉浸式、互动式的旅游体验,是优化旅游供给侧以及助力旅游强国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